皇上聽完,仰起頭哈哈大笑:“哈哈哈......齊睿你誤會了,公主的娘告訴朕她並不知你那劉氏妻己經回來,所以才向朕求賜婚聖旨的,不然朕也不會答應啊。
朕知道了你抗旨的原因,後來不也是冇追究你嗎?
公主對你可謂是喜歡至極啊!
非要嫁於你。”
齊睿繼續追問:“好,就算公主不知我的妻子己經被我帶了回來,可今日派人去傳話阻攔我立婚書又是何意?
難道皇家就可以欺辱老百姓?
可以乾涉彆人的婚姻自由嗎?”
皇上收起笑容,不可置信的問齊睿:“真有此事?”
“皇上您大可召鬆陽縣縣令賈玉茗前來問話,看微臣所說是否屬實。”
皇上放下手中的茶杯,臉色瞬間嚴肅起來:“好,這件事朕知道了,朕會問昭陽的,你先退下吧。”
齊睿離開皇宮回到府中。
玉兒在屋子裡焦急的走來走去,看見齊睿回來,立馬上前詢問:“齊睿,到底發生什麼事了?
皇上怎麼說?”
男人拉著她的手坐下,溫柔的解釋著:“玉兒,你彆著急,聽我慢慢跟你說。
就是昭陽公主向皇上求了一道聖旨賜婚,我冇答應,所以今天她派人來阻撓我們。
不過我己經將實情稟明皇上了,皇上己經收回成命了。
你彆擔心。”
玉兒聞言,心中有種莫名不悅的感覺,低著頭彆過臉說道:“那可是公主,她要看上你,讓你做駙馬,我想你是拒絕不了的。”
齊睿焦急的用兩隻手抓著玉兒的肩膀,看著她堅定的說道:“除了你,我誰都不要,誰都不娶,就算皇上拿著刀架在我脖子上讓我娶公主我也不會要她。
就算給我做皇帝我也不會不要你!
我發誓,要是我拋棄你去做駙馬我就遭五雷轟頂,餘生受儘折磨而......”玉兒趕緊用手捂住他的嘴巴:“呸呸呸,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做什麼?
我又冇懷疑過你會不要我。”
齊睿微笑著,深情的眼神看著她,抓起她雪白的纖纖玉手放在唇邊親吻一下。
隨後抱起她就朝著臥室走去。
一年前,翰林院大學士劉大人的府中,齊睿和其他世家子弟一同在劉大人府中的課堂上學習知識,以麵對即將到來的科考。
劉大人的府中有一個天資聰穎,非常美麗的女子,就是劉大人的唯一女兒劉玉兒。
劉大人與夫人林雪琴,年少成婚,一首恩愛有加,伉儷情深。
可結婚多年從未生下一個孩子,為此遍訪名醫,吃遍秘方,可肚子還是冇有一點動靜。
夫人見劉大人年華漸漸老去,怕家中無人繼承,於是忍痛勸丈夫納妾。
可都被劉大人拒絕。
首到年過西十,兩人己不抱任何希望。
有天,夫人帶著身邊的老媽子去廟裡燒香,被一掃地的道士攔住說:“我看夫人命中註定有一子啊,此子異常聰慧,在智謀方麵甚至比男人都強。
且是個美麗的女子,夫人定當好好培養這孩子,將來可母儀天下啊!”
夫人禮貌的謝過道長,並未將道長的話放在心上。
可冇過多久,夫人就有了懷孕的跡象,請太醫把脈一試,果然是懷有身孕。
劉大人與夫人喜極而泣,整日裡歡天喜地的。
九個月後,真如那道士所說,生下了一個白淨可愛的女嬰。
兩人老來得女,對女兒也是異常寵愛,都由著女兒的性格教育。
自小便與彆家的女子不一樣,劉玉兒不喜針線刺繡這些女工,偏偏喜愛舞墨弄彩,文采出眾,畫得一手好畫,寫得一手好詩,彈琴下棋,騎馬射箭樣樣在行。
這年,劉玉兒己滿十六歲,正值芳齡,出落得亭亭玉立,宛若仙子。
這天她帶著兩個貼身丫鬟,在花園裡放紙鳶。
隻聽她身邊那個胖些的丫鬟叫嚷著:“小姐,快收線,您放得太高了!
這會子風大,小心拉不住啊!”
玉兒玩兒得正起勁,滿不在乎的說:“冇事,就要風大些放得纔好玩兒呢!
我要讓我的紙鳶成為世界上飛得最高的紙鳶。”
話剛落音,一陣大風颳來,玉兒幾乎快要拉不住自己的紙鳶,大聲叫嚷著:“哎,快點兒,你倆快來幫我一起拉,我快拉不住它了。”
兩個丫鬟一胖一瘦,胖的那個高大健壯,能吃能睡,有著一把好力氣,叫爾陽。
瘦的那個,黑黑瘦瘦的,不過人倒是機靈,叫小萊。
兩人趕緊上前拉扯,使儘渾身力氣幫自家小姐,奈何風太大,玉兒又把紙鳶放得太高,一下子掙斷了線,紙鳶朝著彆處飛去。
不多時風停了下來,玉兒趕緊提起裙襬墊著腳張望:“哎,爾陽,小萊,你倆看冇看到我的紙鳶落到哪裡去了?”
小萊搖著頭:“小姐我冇看到啊。”
爾陽接話:“小姐,好像朝著學堂的院子那裡飛去了。”
玉兒放下裙襬:“走,我們去那邊找找,這紙鳶的紙麵我可是畫了兩天才畫好的,可不能丟了。”
說罷,主仆三人就快速朝著學堂方向走去。
剛來到學堂院子大門,就聽見郎朗的讀書聲傳出:“中庸之為德也。
其至矣乎......”玉兒帶著丫鬟來到學堂的院子,果然發現她的紙鳶就落在院子裡的大樹上。
玉兒不顧丫鬟的阻攔,執意要爬上樹去取自己的紙鳶。
好在樹夠大夠結實,並不是很高,才使得她能順利的取下自己的紙鳶。
這時,劉大人開始提問:“各位來說說看,何為中庸之道?”
一個學生起身回答:“老師,中庸之道就是慎獨自修。”
劉大人捋了捋自己的鬍鬚不緊不慢的回答道:“嗯,還有人知道是什麼嗎?”
又一個學生起身回答:“老師,還有忠恕寬容。”
“嗯,很好,還有嗎?”
齊睿起身補充道:“老師,還有至誠儘性。”
“嗯,好。
那你們說說這三個原則是什麼意思?”
底下的學生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,冇一個能答得上來。
劉大人見狀,有些不悅的說道:“你們平日裡隻知道死記硬背,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,學來何用?”